目测圈子里的好几个朋友都在转型做短视频,好像一时间大家都在忙着打造自己在短视频领域内的IP人设,最早我知道是因为大家都在搞养成类的时候。
如果把它当成偶然,是不对的,只看大佬们做什么是没有用的,要看他们思考的商业逻辑是什么。
赚钱的机会就是创业的项目,并不是人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,如果你肚子里实在没有太多的墨水,那就去恶补一点,多知道点东西总是能用得上的。
如果你在5年前就知道复制搬运垃圾文章就可以赚钱,你愿意尝试一下吗?
山东有个村子,整个村的留守、闲散的妇女、老人都参与了进来,从事某条的垃圾软文撰写,甚至只会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敲键盘都行,整个成产线做到了年入百万,还当上了政府致富的典型。
如果你知道放大的概念,单靠一个50人的团队,编辑运营管理1000个某众号,你觉得他们能赚到多少钱?
我来告诉你具体数字,一年的营收达到1.29亿,税后0.87亿,这就是武汉的量子云公司早期雏形。
是不是忽然觉得身边从来不缺乏赚钱的生意,只是没有赚钱的思维呢? |